植物類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左側選單
:::右側選單
:::

植物類

植物類

龍骨瓣莕菜

龍骨瓣莕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生於臺灣南部池沼。外型似近小型睡蓮,只生長於乾淨不受汙染的池塘,卻因環境破壞而造成滅絕危機,現多栽植於南部客家聚落。龍骨瓣莕菜得食用部位為成株的細長莖桿,料理後清香爽脆的風味,與鴨舌草、尖瓣花同為美濃著名食材。

小莕菜

小莕菜,小莕菜漂浮在水面的心型綠葉,像是超迷你睡蓮,小的另人稱奇;挺出水面的純白花冠,花瓣邊緣衍生的絲狀鬚毛,特殊造型也讓人過目難忘。雖然每朵小花只有一天壽命,但依序開出的水上花海,卻也是夏日不可忽視的美麗風景。

大安水蓑衣

大安水蓑衣,冬季寒風蕭瑟,許多植物不是割捨了翠綠枝葉換上枯黃外衣,就是潛藏地底等待來年;而大安水蓑衣卻昂然矗立於水邊吐露芳華,小巧繁華的紫花替同為冬季出沒的昆蟲提供一頓溫飽。

水筆仔

水筆仔,水筆仔得名因幼苗像是一枝枝懸掛的筆,從開花、發芽、成熟、掉落、著根到成長的奇特過程,可以體會它在河口沼澤地這惡劣環境中巧秒的生存方式。

通泉草

通泉草,傳說中,通泉草長在潮濕環境,只要有她,水源就在附近。姑且不論傳說真偽,每年春天,步道旁的紫花在一夕間綻放,小小花朵讓單調綠地渲染豐富色彩,紫色花海彷彿迎接春神降臨的神秘地毯,令人警喜。

水丁香

水丁香,常見的濕地小灌木,滿樹黃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趨近細看,黃色小花由四片心型花瓣組成,兩兩對生的模樣彷彿聖潔的十字架;花朵旁的蒴果,外型酷似紅色小香蕉,故有「水香蕉」之名。

田蔥氣室

田蔥氣室,相較於陸生植物,水生植物為了適應四處是水的環境,再型態與構造上產生了許多變化。在水分充足的狀況下,不須防止水分過度蒸散,所以沉水植物的表皮變薄,外觀看來十分柔嫩:還有,許多水生植物的根、莖、葉內部具有「氣室」,或植株上長出「氣囊」狀的東西,可以增加浮力與儲存氧氣,因此能在水中飄浮。

三白草

三白草,高從十五公分到六十公分左右,具有蔓延的根莖,葉子通常呈現心型狀,花成穗狀。一般來說都生長在水田、路邊旁或林蔭濕地。

野慈姑

野慈姑,常生於水邊、湖邊、淺水中、淨水中、河灣池塘、溝渠邊、稻田中、淺水溝、淺水處、鹹水處、鹹水湖中、河邊、河灘濕地、溪邊、湖中、田中、溝邊、稻田邊和沼澤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田蔥

田蔥,葉質柔軟,尖長似劍,葉中充滿許多氣室,可輕易在水中生長,外表秀美,有點像平常食用的「蔥」,但體型較大,顏色較為黃綠。目前野生數量越來越少,多為人工池畔觀賞栽培,值得重視與保護。

田字草

田字草,蕨類蘋科植物,以孢子繁殖,能夠生長在淡水與鹽水中,無論是砂質或黏質底土均能生長。田字草在黏質土的人工溼地中生長較具優勢,其莖、根較弱,不適於水位變動的人工溼地,常會在種植後第二年就被其他物種取代:不過若在颱風的影響下,族群的復生性高。

鱧腸

鱧腸,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都開花,喜愛生長在排水性差、有機質高的地方,在人工溼地建造一段時間,底泥逐漸年質化、透水性降低後,才較會出現。鱧腸可以生長在溼地周邊的旱地與水緣處,且常出現於污染、緩流的水域中,因適合種植於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中。

空心菜

空心菜,旋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邊,花似牽牛花,為可供食用的蔬菜。空心菜在氮、磷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尤其快速,形成的族群可以抑制水面的藻類,然空心菜有高度累積汞(Hg)、鎘(Cd)、鉛(Pb)的特性,若生長在重金屬污染的水中,便不宜取食。

圓葉節節葉

圓葉節節葉,千屈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水豬母乳」,為人工濕地水質的指標生物,因葉子的顏色會受水的濁度影響;在日照強、水中濁度低的水域,葉子會轉紅;在日照不足,水中濁度高,或植株生長密集的地方,葉子則會轉綠;若水的濁度更高,葉子就會轉黑。

臺灣水龍

臺灣水龍,柳葉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部具有浮水囊,使其能浮於水面,且在水面上匍匐延伸,可達五公尺。臺灣水龍浮水囊的功用是呼吸,亦可供微生物吸附生長,促進水質淨化。臺灣水龍生長時植株茂密,經常用於水面遮光,以防藻類過度滋生。

紅辣蓼

紅辣蓼,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藥用,為臺灣人工濕地常見的水生植物,大都長在溼地水域的邊緣,能夠忍受水域環境的變動與各種水質。紅辣蓼根系會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種子發芽,所以在人工溼地亦能抑制他種水生植物生長過密。

過長沙

過長沙,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大約只有0.7-1公分。過長沙能在水面和淺水處匍匐前進,也會引導其他植物,讓原來根部需要土壤附著才能生長的植物,靠著過長沙浮力的支撐,依循著從岸邊長到水面上;當植物混合生長愈來愈多時,便在水上形成了「草島」。

菖蒲

菖蒲,菖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生長旺盛,經常在底泥表面橫生,行無性繁殖。菖蒲是國外人工溼地推薦種植的物種,尤其在都市污染淨化型人工溼地、暴雨滯洪地,甚至是都市污染淨化地,都可種植,生命力非常強。

芋

芋,天南星科一年至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水生植物中蛋白質含量很高的植物,對於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極佳。芋需要生長在「微酸性有機土」的淺水域中,且水深很少超過30公尺之處,也耐厭氧的環境。芋的葉子較大,具觀賞性,能抑制水中藻類生長過多;其地下塊莖亦是普遍的食材。

風車草

風車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以景觀植物引進臺灣。風車草真正的葉已經退化成鞘狀,包裹在稈的基部,呈螺旋狀排列生長的苞片長向四周開展,使植株看來有如風車、紙傘,因此又有「輪傘草」、「傘莎」、「傘草」等眾多別稱。

荸薺

荸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稈空心,內具有隔膜。其他下走莖發達,會行無性生殖,植株生長緊密,種在人工溼地,除了根系可供微生物生長、聚集、幫助淨化水質,也能提高水中顆粒沉降效果。荸薺並不會產生塊莖,其變種的「甜荸薺」所生長的塊莖,則可供食用。

水毛花

水毛花,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臺灣人工溼地的強勢物種能夠忍受淹水以及潮濕與乾燥的變動,因此大都生長在人工溼地的周邊。雖然有地下匍伏根莖,可行無性生殖,但根系淺,不耐洪水,因此較適合種植在緩流水域。

斷節莎

斷節莎,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臺灣唯一的斷節莎屬植物,小穗軸上有很多節,會一節節地脫落,因而得名。斷節莎的地下根莖較短,故不耐水位的變動或沖刷。

李氏禾

李氏禾,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起初生長在人工溼地邊緣,會藉著走莖伸出水面、延伸繁殖,甚至交錯生長,在水面行成具高度浮力的草島,植莖、根系能吸引許多藻類附生,成為小魚孵育所,增加人工溼地食物鏈的長度,有利營養源的去除、幫助水質淨化。

稻

稻,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應用在農田改建的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中,讓水流通過其根系以去除污染;稻穗結實亦能吸引鳥類覓食。但若生長在有重金屬汙染的水域,則其稻穀不宜供人們食用。

蘆葦

蘆葦,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普世人工溼地最常栽種的水生植物之一,生長能力非常旺盛,主要藉由地下根莖無性繁殖,生長密度可達每平方公尺200株以上。根莖深達3公尺,族群在變動的環境中極為穩定。莖葉向下輸氧,可增加底泥曝氣性,是蘆葦可以減低水中生化需氧量(BOD)的主要原因。

茭白筍

茭白筍,禾本科草本植物,嫩稈會有菌類寄生,膨大成筍,成為可供食用的茭白筍,加上其根細發達,可供微生物附著寄生,是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常栽種的植物;但若是在處理重金屬污染的水域,則不適合種植,以免民眾誤採。

燈心草

燈心草,燈心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世界溫暖的地區廣泛分布。燈心草是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的推薦栽種物種,因其在磷的吸收與移除上,具競爭性,不易被其他物種取代。燈心草的分枝密集生長,根系常與真菌共生,增加與土壤接觸的表面積,促進對磷的吸收。

香蒲

香蒲,香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最常推薦的植物之一,因其是單位面積有最快與最高的產量,且能自空氣傳輸氧氣到水與泥底中,又耐鹽、耐酸、耐鹼,在各種質地的土壤中皆能生長,並吸引野生動棲息。香蒲的繁殖可藉種子和匍匐的地下根莖,分別進行有性與無性繁殖。

滿江紅

滿江紅,蕨類滿江紅科植物,為多年生漂浮型植物,植物體約一公分大,葉綠色,冬天寒冷時,會轉呈紅色。當滿江紅覆蓋於水面時,不但可以遮蔽陽光、抑制藻類,蚊子的幼蟲孑孓也會因呼吸困難而無法存活。滿江紅有藍綠菌共生,可固定空氣中的氮,撈起可作肥料。

青萍

青萍,浮萍科一年或多年生植物,可以幫助水中生化需氧量(BOD)、氮與懸浮固體的移除,並能有效抑制藻類繁殖,間接也維持水中的溶氧與酸鹼度穩度。青萍本身也可以供魚類、水鳥與螺類直接食用。因此國際間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先前多採種布袋蓮,1980年以後多採用青萍。

臺灣菱

臺灣菱,浮萍科一年或多年生植物,可以幫助水中生化需氧量(BOD)、氮與懸浮固體的移除,並能有效抑制藻類繁殖,間接也維持水中的溶氧與酸鹼度穩度。青萍本身也可供魚類、水鳥與螺類直接食用。因此國際間水質淨化型人工溼地,先前多採種布袋蓮,1980年以後多採用青萍。

荷

荷,睡蓮科,多年植物,葉盾形,葉柄位於葉片的中央,直立突出於水面,地下莖俗稱蓮藕。開花植物,可作為景觀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