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全站搜尋

【新北市訊】隨著時序邁入五月,在新北人工濕地遊憩時,常常會見到步道兩側樹上結實纍纍的景象,一顆顆綠色、紅色、紫色…色彩繽紛的小果子好像寶石一般,那是大漢溪人工濕地...葚每年四、五月成熟,橢圓球形,長約2公分,汁多而甜,常見鳥類取食。特別的是桑葚每一個果實其實是由許多雌花發育聚合而成的聚合果,因為桑樹屬於雌雄異株,只有雌株會結果實。 由於人工濕地主要功能在於水質淨化及生態棲地復育,其主要水源為市區污水,因此民眾在觀賞濕地美景過程中,建議用眼觀察、用耳聆聽及用心感受,而不要接觸水體,或任意摘食濕地植物,在漫步濕地之餘,請將樹上的果實留給鳥類來取用,聆聽鳥類悅耳的鳴叫。 而若想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故事,歡迎洽詢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營運企劃科、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及新北市濕地珍水志工隊,而位於華江橋下的導覽中心志工可提供預約進行專業的導覽服務,讓大朋友、小朋友賞景遊憩之餘,更可深入了解人工濕地之多項功能,增進環境保育意識,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歡迎您闔家來濕地尋幽訪「葚」。 資料詳洽: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科長陳正琦 聯絡
【新北市訊】入秋後,天氣漸涼,適合人們漫步濕地林間,尋覓鳥蹤,新北大漢溪人工濕地「鷺鷥」、「翠鳥」、「八哥」等眾多嬌客,正從遠方來與您相見歡,請您同來濕地賞鳥「趣」。 新北河濱公園成為市民休憩最佳利用點,提供了多樣且自然的生態環境,成為鳥類在灰色都市叢林的綠島方舟,南遷避冬的候鳥逐漸在此處現蹤,穿梭於濕地樹林草叢水池間覓食及活動,魚類、昆蟲、果實、種子更讓鳥群大快朵頤,以補...現場休憩民眾的觀察,近期遷徙之「鷺鷥」群來到濕地暫留,請您不妨來此找尋池中的陸島、樹叢,是否有白色的身影棲息在樹枝間,或是抬頭注意空中,可能看到成群鷺鷥飛翔於藍天白雲,有時甚至能遮天蔽日,數量之大讓人震撼驚喜。 漫步...不妨觀察比較看看。 新北大漢溪人工濕地富藏自然景色,春夏秋冬依季節呈現不同樣貌,搭配花季、物種,五花八門的風景,此情此景怎能錯過! 交通資訊: 新海三期人工濕地 (1)公車 310、307、810、857、786至「板橋國中,板橋435藝文特區」下車→新月橋至新海人工濕地二期→大漢溪自行車道(向南)→新海人工濕地三期,步行約10分鐘。 (2)板橋
【新北市訊】每當進入春、夏季,隨著氣溫漸漸升高,蜻蜓這群擅於快速飛行的昆蟲,便佔據了大漢溪沿岸的新北人工濕地的上空。蜻蜓有著發達的複眼、強壯的翅膀、瘦長的腹部,是肉食性的昆蟲,捕捉蚊、蠅等其他昆蟲為食。歡迎大家來濕地觀察生態、體驗自然。 蜻蜓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的蜻蛉目,同屬蜻蛉目的昆蟲還有「豆娘」,至於如何分辨蜻蜓和豆娘呢?蜻蜓頭部的形狀較接近圓球形、豆娘則為啞鈴形;蜻蜓...物種偏好的環境不盡相同,溪流、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身影。由於新北人工濕地以靜態的水體為主要的水域環境,因此在這邊出現的蜻蜓,如:褐基蜻蜓、綠胸晏蜓、粗鉤春蜓、彩裳蜻蜓等,都是偏好靜水域的物種。由於蜻蜓大多具有領域性,通常會停棲於枯枝、草莖、水生植物等水邊較醒目的位置,或可能於水面來回巡弋,並會注意其他蜻蜓是否侵入領域,甚至會有打鬥、驅離等行為。近日氣溫炎熱,正是蜻蜓最活躍的時節,民眾們若來到新北人工濕地,不妨到水畔走走,觀察這些色彩斑斕、在空中翱翔的小飛龍。 若想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故事,歡迎於洽詢位於華江橋下的大漢溪生態廊道導覽中心,可提供預約導覽服務,讓大朋友、小朋
【新北市訊】「新北濕地藝術季」於1月8日開展,吸引很多喜歡藝術、熱愛自然的民眾前來觀賞,高灘處本週再為活動加溫,1月16日(日) 下午2點要邀請您來共舞,與濕地女神動次動! 舞蹈Dance+生態Ecology=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Dancecology,以舞蹈和不同的藝術形式為自然發聲,與大自然共舞的藝術團隊,表現自然與人文關懷的議題,致力於藝術與生活的共融。 濕地又稱「大地之腎」,本次舞蹈生態系特別以人工濕地功能「沈澱、過濾、吸附、平衡」為「新北濕地藝術季」編排『濕地女神動次動』舞步。 在水一方,女神帶著濕地不同動能,給予萬物滋養、循環,幻形為濕地各種生命形態,生長著、躍動著,回應濕地的賜予。當人們與濕地相會共生時刻,讓我們一起在層層流動中,以『濕地動次動』舞步更加認識濕地的功能和力量,與之共生同舞forever。 本週除了舞蹈生態系外,環境友善市集「裸裸實驗市」繼續開張,持續推廣減少使用一次性商品,除了友善小農、不廢創生、友善清潔等攤商,更邀請「公益推廣團體」一同加入,共同實踐「人與環境共好」之美好願景。 新北濕地藝術季於1月8日開展至2月9日止,1月15日、16日下
【新北市訊】自然界中多數動物都由母親照顧成長,但也有許多的「模範父親」,主要由父親進行撫育、照顧後代的重責大任。在新北河濱的板橋新海人工濕地中,屬於二級保育類的「彩鷸」就是其中之一。 位於板橋新海三期人工濕地的「水生經濟作物區」,營造了水田型的棲地環境,種植有水稻、筊白筍、荷花等經濟作物,而在水田區的鄰近區域,近年都記錄到彩鷸繁殖的情況。新海人工濕地最初營造目的是處理城市生活污水,並營造農村水田環境提供環境教育,在無心插柳下,良好的環境吸引了包括二級保育類彩鷸及多種鳥類棲息利用,也吸引了眾多賞鳥民眾。 彩鷸為母系社會鳥種,繁殖期時,在稻田或有水生植物的濕地內營巢。羽色...希望民眾利用望遠鏡遠觀倩影不打擾休息,保持人與自然的安全和諧距離。 若想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故事,歡迎於洽詢位於華江橋下的大漢溪生態廊道導覽中心,可提供預約導覽服務,讓大朋友、小朋友賞景遊憩之餘,更可深入了解人工濕地之多項功能,增進環境保育意識,預約資訊詳導覽資訊。 【交通資訊】 新海人工濕地- 自行開車: 板橋四汴頭越堤道(停車場)或湳仔溝橫移門進入→大漢溪自行車道(向北)→新海人工濕地
【新北市訊】新北濕地藝術季於10月14日正式開幕,以「匯聚」為主題,由國內外藝術家運用自然素材與地方居民合力創作11件作品展出,開展以來好評不斷,因此特別再企劃「濕地迷蹤」環境教育活動,訂於11月12日上午於新海人工濕地舉辦,即日起開放免費報名,歡迎各界熱愛自然、喜歡藝術的朋友們攜手參與,共同享受這場秋日美景的盛宴! 候鳥的遷徙代表大自然的變化,在11月微涼的秋風中,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再次邀請您與我們來玩場「濕地迷蹤」闖關遊戲,來濕地相聚吧!預定11月12日上午8至11時在新海人工濕地舉辦,結合生態探索和藝術漫遊的環境教育活動,以闖關方式開啟不一樣的濕地認識與體驗。 在濕地中各個處理單元與藝術作品之間設置體驗關卡,讓參加者透過望遠鏡尋找濕地候鳥的蹤影,用捕撈網尋找水中的生物,分辨濕地裡原生種植物與外來種植物等,以身體五感體驗與探索,感受這片豐富多彩的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 「新北濕地藝術季-匯.聚」展期至11月19日,還沒有到過這天然的戶外藝術館欣賞的朋友,請把握機會不要錯過喔! 【關注更多資訊】 「濕地迷蹤」活動報名即日起至11/9開放免費報名,活動
【新北市訊】隨著時序即將邁入淡淡的三月天,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新月橋旁的「新海一、二、三期人工濕地」步道兩側的水柳,隨著春天的風吹在身上感覺非常舒適,植物也善用了春天的風,作為傳播種子的動力,讓水柳的小種子趕上適合發芽生長的季節。 新北巿政府為改善大漢溪之水質,透過於河岸低灘地構築人工濕地等天然之水質淨化工法進行污染物削減,並透過相關植物對污染物的生長吸收作用,最後達到水質淨化的效果。 而人工濕地濱水帶的水柳綠蔭區域,除了成為散步遊憩的民眾佇留遊憩的熱門景點外,其生態多樣的環境更成為紅冠水雞、大小白鷺等許多鳥類覓食及棲息的良好場所;目前濕地水柳林已轉為嫩綠的顏色,根據經驗,柳絮(楊花)將在三月至四月間開放,建議前來賞絮的新北市民眾可從新月橋下進行欣賞與拍攝,柳絮廊道長達1公里以上,適合前來感受詩詞中「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所述柳絮(楊花)紛飛起舞的美景。 由於人工濕地主要功能在於水質淨化及生態棲地復育,在觀賞濕地美景過程中,建議用眼觀察、用耳聆聽及用心感受,而不要接觸水體、任意摘食濕地植物或接近長草叢中的行為;柳絮可能引起呼吸道的過敏,若有
歡慶迎新春」,要教您利用人工濕地裡有大自然淨水器之稱的蘆葦,製作求吉納福的舞獅面具,活動訂於109年1月12日(日)下午13:30舉辦,歡迎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趕快來報名參加,1月7日(二)上午10點準時開放線上報名,名額只有100個,快來創作個人專屬的祥獅祈福面具喔!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也為家家戶戶增添喜慶氣氛,2020年1月份小小濕樂園的主題活動帶領民眾走進大漢溪畔,除了認識人工濕地外,還要以紙盤為底彩繪祥獅,並利用蘆葦葉及花序裝飾成可愛有特色的小獅頭。誠摯的邀請您1月12日一起來報名參加小小濕樂園「祥獅歡慶迎新春」活動,地點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華江橋下河濱公園,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前廣場,更多相關活動資訊及報名網址請至本處網站:http://www.hrcm.ntpc.gov.tw/或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如對活動有任何疑問,可洽詢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02)2250-5958或景澤創意有限公司(02)2581-1365轉10郭小姐。 新聞稿詳洽:新北
【新北市訊】八月,夏日餘暉映照彩霞,涼風吹拂之際,數以萬計來自八方的家燕、洋燕、棕沙燕及赤腰燕等在廣闊的天空中穿梭,換化不同飛行姿態,直至夜幕低垂。而為了讓民眾近距離觀賞群燕飛舞,五股濕地認養單位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自8月11日起至8月26日止,分平日與假日共舉辦10梯次免費賞燕季活動,每梯次活動時間為傍晚5時(平日為5點30分),由志工帶領市民進入大臺北都會公園五股濕地園區,一同領略濕地生態之美。 五股濕地係位於繁華都會邊緣,於每年盛夏黃昏時刻,不同燕群或競速、急轉、或狂飆、俯衝,換化不同的飛行姿態,直至夜幕低垂時分,燕群戾天而上,再鑽入綿延無邊的蘆葦叢中棲息,為濕地黃昏畫下最璀璨的句點。此地擁有豐富生態景觀,提供愛好攝影民眾記錄觀察。此外,建議賞燕民眾可穿著輕便舒適的服裝、鞋子,儘量穿戴有帽簷的帽子,衣著色系可以接近自然色系為佳。 本次賞燕活動均為免費導覽活動,每梯報名人數平日為40人,假日100人。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與現場報名兩種,由於現場報名人數僅開放每梯次人數的3成,為避免現場報名向隅,有興趣參與的民眾可直接利用網路報名(荒野保護協會網站/新聞與活動>近期活動>夏日
【新北市訊】蘇拉重創新北大漢溪畔濕地後,經過新北市政府積極搶修後,新海二、三期人工濕地已於10月中旬對外開放,提供民眾遊憩場域。另外華江人工濕地及浮洲人工濕地因淤積情形嚴重,預計於11月中旬完成環境整理並對外開放。至於受損較為嚴重的4座濕地(城林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鹿角溪人工濕地及新海一期人工濕地),預計於102年1月中可對外開放。 大漢溪沿岸人工濕地除了擔負起水質淨化及生態保育等重大責任外,亦為新北巿居民假日休閒遊憩及舉辦環境教育解說之重要戶外場址。因此自風災過後,市府便積極投入災後復原工作,期能以最精省的方式儘速恢復災前景緻,並歡迎民眾再多多親近欣賞濕地生態之美。 資料詳洽: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養護工程科 楊文忠科長 電話:(02)8969-9596轉500 手機:0952-981-274 新聞連絡人:水利局秘書室 張思哲科員 電話:29603456轉7487 手機:0912-825313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