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新北市訊】隨著時序即將邁入四月,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新月橋旁的新海一、三期人工濕地步道兩側水柳,正迫不急待展現春天生機萌發嫩綠新芽,微風徐來綿綿柳絮漫天紛飛之情景,譜出春天最浪漫的一首戀曲。
人工濕地濱水帶的水柳綠蔭區域,除了成為散步遊憩民眾佇留的熱門景點外,其生態多樣的環境更成為紅冠水雞、大(小)白鷺等許多鳥類覓食及棲息的良好場所;目前濕地水柳林已轉為嫩綠的顏色,往年柳絮(楊花)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初開放,歡迎市民屆時前來欣賞柳絮(楊花) 紛飛起舞的美景。
新北巿政府為改善大漢溪水質,透過於河岸低灘地構築人工濕地等天然之水質淨化工法進行污染物削減,並透過相關植物對污染物的生長吸收作用,最後達到水質淨化的效果。由於人工濕地主要功能在於水質淨化及生態棲地復育,其主要水源為城鎮污水,因此民眾在觀賞濕地美景過程中,建議用眼觀察、用耳聆聽及用心感受,而不要接觸水體,或任意摘食濕地植物及做出驚嚇躲藏於雜草叢中的鶵鳥的行為;而柳絮可能引起上呼吸道的過敏,若有氣喘等呼吸道症候群者請斟酌前往,較敏感者可戴上眼鏡、口罩加以防護,柳絮若落到面部口、眼、鼻等處,可用紙巾或濕巾擦拭,再用清水洗去。
而若想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
【新北市訊】高質感週末活動在這裡!「新北濕地藝術季-川流堆疊」即將於本週末1/8隆重開幕,高灘處精心策劃,要您沉浸在藝術氛圍同時還能聽音樂、逛市集、DIY,來一場週末慢活時光!
開幕當天邀請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的脆樂團Crispy帶來精彩的開幕表演,希望大家在享受音樂最純粹的快樂時,一同為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揭開序幕。
還規劃有環境友善市集「裸裸實驗市」,這是一個沒有多餘包裝、沒有一次性垃圾、沒有人工添加的無包裝大型實驗,為落實濕地環境保護理念,請自備容器,帶上購物袋,跟著我們一起來享受生活愛地球吧!
除了舞台表演及裸裸實驗市以外,1/8、9、15、16連續兩個週末都有安排每天4場DIY手作工作坊,用自然素材讓大家體驗製作蘆葦小掃帚、香蒲杯墊、植物拓印和可愛稻草人,另外還有每天2場濕地導覽及1場藝術家座談會,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https://fb.me/e/11TQHPRa0
「新北濕地藝術季」本次由8組藝術家在體驗濕地、感受濕地後,用自然素材詮釋出屬於濕地的藝術,共展出14件作品:新北濕地水禮服、牛汶水、質與
曾獲97年度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及第九屆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永續及節能減碳類設計品質優質獎殊榮的「鹿角溪人工濕地」,自97年完工迄今,以污染削減、節能減碳及生態復育等理念用心營造,終於在103年3月取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使這塊國家級的重要濕地,成為新北市首座現地處理設施之環境教育場所。
鹿角溪人工濕地位於樹林地區,以人工濕地自然淨化工法及水資源利用的觀點來整治河川,有效改善了鹿角溪排水污染問題,提升大漢溪水質。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秉持「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的宗旨,設計有「水棲大驚奇」、「水質現形記」、「賞鳥樂無比」及「植物好好玩」環教課程,帶領民眾到濕地進行環境教育,並建立正面的環境倫理價值;當地更有鹿角溪人工濕地課程發展工作坊及鹿角溪小小河川巡守隊,讓此地成為學生戶外體驗環境生態教學場域,並發展為地區特色及示範場所。如今鹿角溪人工濕地通過認證,更讓...全民環境素養以喚起民眾對環境問題的覺知。
鹿角溪人工濕地以「我愛鹿角溪濕地」為主軸,透過歷史脈絡、地理環境、水域環境、濕地生物、濕地行動家、濕地小學堂系統性發展鹿角溪的環境變遷、生態觀察與守護濕地的環境教育課程,提供
【新北市訊】新北濕地藝術季,今天在新北市政府副市長陳純敬的祝福下,正式開展!由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創作,一共展出11組藝術作品。歡迎關心生活與濕地環境議題,對自然藝術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來板橋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欣賞大師傑作,展期一個月,一同走入大漢溪濕地廊道,匯聚出屬於大家的情感記憶!
副市長陳純敬表示,本年度以「匯」、「聚」為雙策展主題。「匯」意旨連結和交流,連結水岸內外談大漢溪流域匯流口的脈絡與環境變遷;「聚」則凝聚在地鄰里、社區與學校於濕地,談流域生活的情感故事。
高灘處張修銘處長說:新北濕地藝術季已經舉辦第五屆了,今年除了台灣本土藝術家李蕢至、葉佩如、顏椀君、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Dancecology之外,我們還特別邀請了日本的藤井芳則、墨西哥的 Lua Rivera及馬來西亞的張國耀等國外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這個創作盛會,一起在大漢溪畔的人工濕地創作出不凡的藝術作品,帶給大家國際級的視覺饗宴。
濕地藝術季延續過往精神,以自然素材為創作理念,詮釋濕地的藝術,此次展出作品極具特色如:出生雲林縣的李蕢至創作象徵用來裝載時間的有機雕塑「時間種子」,捕捉
【新北市訊】大漢溪濕地生意盎然,滿布綠意,是市民喜愛的休閒去處,除了水濱的生態、景觀,其實濕地水中也是別有故事,其中「牛屎鯽與田蚌共生」的現象,就水域生態中常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台語童謠「西北...地牛屎鯽所要負擔的「托兒費」,便是在雌魚接觸產卵,或幼魚游離時,讓田蚌的幼體(鉤介幼蟲)附在魚體四處悠游,達到擴展族群傳播距離的目的。
濕地也是陸地、水域生態系間的過渡帶,是水、陸交接處許多生物族群棲息地,交織出許多物種內、物種間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機制,有待人們去仔細觀察發覺後進而深入研究。
大漢溪人工濕地除了是民眾休閒、散步、運動的好去處,更是親近觀察自然的最佳地點。歡迎民眾來體驗濕地的自然生態,想要了解更多大漢溪濕地的功能、濕地中的生態故事,請參考相關導覽資訊。
【導覽資訊】:
大漢溪生態廊道導覽中心位於新北市華江橋下河濱公園,館內志工提供濕地介紹與解說,導覽中心服務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17時(週一休館),歡迎來和濕地志工聊聊天,了解大漢溪濕地的故事。亦可至官網https://www.hrcm.ntpc.gov.tw/ ,或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粉絲專頁 https
5月11日星期六下午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於華江橋下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舉辦「溫馨五月慶感恩母親節親子濕地遊」活動,雖然天公不作美,但是現場仍有不少市民冒雨參加,共同以體驗濕地生態方式認識大自然母愛的偉大。
此次辦理的活動,是國內首次以濕地生態體驗方式歡慶母親節,主辦單位不但以【濕地裡的母親】為主題,規劃以溫馨有趣的闖關遊戲方式進行各項深富環境教育意義的解說活動,如果順利完成闖關的小朋友,就可獲得免費領取高級蠟線琉璃珠材料,在專業教師指導下親手製作愛心手鍊,可為母親獻上最富特色的禮物。
高管處本次活動設計以【定點導覽】概念結合【闖關遊戲】型式與【親子DIY手做活動】,大幅增添了市民參與認識濕地生態的動機。雖受到天氣不穩定影響,但市民冒雨參加,獲得良好的回響,也讓親子間距離更為貼近,為持續推動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環境教育,高管處表示六月份將配合以【端午節】為主題,舉辦「一起到溪邊 歡樂慶端午」活動,以【濕地中的食物】為主題,不僅讓大家認識濕地中可食食物,同時也將舉辦【端午節親子揮毫祈福】與【環保香包DIY】等活動,歡迎市民闔家蒞臨共同參與!
新聞稿詳洽:新北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高灘處2022年2月將舉辦「我濕故我在-濕地社會設計競賽」,即日起開放報名,邀請有興趣的青年學子跨域探討濕地管理、環境教育及社區參與等議題,歡迎組隊來參加!
在新北市,便利的交通讓我們可以輕易抵達河濱公園,從事運動、野餐等休閒活動,想要貼近濕地,更是件相當容易的事。然而據拉姆薩濕地公約提出,全球濕地面積從2000年起快速下降,其中棲息的動、植物,也遭逢滅絕的危機。
作為同時處理城市污水、提供遊憩休閒和生物棲息地的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而言,其功能更是與你我生活、與自然生態息息相關,因此策劃濕地維護管理的方法,更是刻不容緩的事!
「我濕故我在-濕地社會設計競賽」舉辦...,000元獎金,及獎狀1張。
提供4大濕地競賽主題,報名隊伍可擇一參賽:「人與濕地的安全社交距離」、「濕地生物的物種舒適圈」、「走讀濕地!認識自然界的污水處理廠」、「社區再發現!來逛你家後花園」。希望.../NZmZ4k,活動資訊:https://reurl.cc/dxjGN6
或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 查詢。
如對
【新北市訊】第三屆新北濕地藝術季「交融」即將在11月9日(六)於板橋新月橋下開展囉!今年濕地藝術季透過多元參與濕地教育與藝術共創行動,展開科學與藝術的對話,以濕地的水源、土壤、生命、調節、緩衝...導覽及闖關集章活動,完成集章者除了可獲精美小禮物,還能參加抽獎喔!活動持續辦理兩天,精彩可期,11月10日下午16:00還有「藝術創作座談會」,請大家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新北濕地...共創《大地織帶》、《濕地關係網》、《秋收冬藏大米缸》、《川川》、《濕壤循理》及《親侵濕地》等六件作品,經過300多個日子的籌備規劃與創作,超過500人次的參與共創過程,呈現出社會對於自然生態服務的多元理解,透過濕地的舞台,分享彼此對濕地的生命經驗,理解自然無私地給予,讓我們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理解人與自然相互滋長並依存的重要性。想知道更多創作理念嗎?歡迎來參加11/10(日)下午16:00所舉...午14:00熱鬧展開,15:20音樂會正式開始,將有深耕在濕地多年的「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帶來生動活潑的鹿巡小劇場;還有「夕暮水」樂團,透過兩把吉他與人聲,交織著時而簡單;時而複雜;時而
【新北市訊】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位於新北市板橋新月橋下的新海二期人工濕地今年首波荷花盛開。粉嫩嬌豔的荷花與翠綠荷葉相互映襯,出淤泥而不染,在春日陽光及雨珠點綴下,呈現出清新脫俗的自然美景,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賞荷、拍照打卡。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處長黃裕斌指出,新海濕地屬於大漢溪人工濕地之一,主要功能為水質淨化與生態棲地復育。荷花作為水生植物,不僅有觀賞價值,其根系能吸附與分解水中污染物,對提升水質具有重要意義。
住在板橋市區,喜愛攝影的黃小姐表示,一般荷花開花的季節約在夏季6至9月,新海濕地的荷花在春天時期就會提早綻放,每年都會前來取景。新海濕地荷花可取景新月橋,最喜歡拍照荷花的時段是清早與傍晚,搭配晨曦或黃昏的雲彩,隨意就可拍出令人感動的畫面。
黃裕斌補充,目前荷花主要集中於新海二、三期人工濕地,花期預計可持續至六月。一般民眾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9點至11點間前往,此時光線柔和、色彩飽和,同樣是最佳賞花與攝影時段,若遇春雨時分,水珠停留於荷葉上,攝影畫面更別具詩意。
若您想更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故事,歡迎洽詢位於華江橋下的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導覽中心,可提
【新北市訊】每到冬季,當人們穿上厚重衣帽時,淡水河流域的濕地裡,一群來自遙遠北方的雁鴨科鳥類也悄悄抵達台灣,展開牠們的度冬之旅。與西伯利亞冰天雪地的嚴冬相比,台灣溫暖的冬季成為這些候鳥避寒的理想棲息地。而位於新北市的大漢溪人工濕地,則是迎接這些遠道而來的嬌客的主要場域之一。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黃裕斌處長表示,大漢溪人工濕地雖然以處理生活污水為主要功能,但經過十多年的悉心經營,現已成為水草豐美的生態樂園。根據2016年至2022年的淡水河流域同步鳥類調查,淡水河流域雁鴨科的紀錄數量累積已超過1萬5千隻次,2019年後更是每年穩定超過2000隻次。雖然大漢溪沿岸人工濕地記錄到的雁鴨科鳥類不是流域內最多的樣區,但因為人工濕地民眾可及性高,卻是流域中相對容易看到鴨科鳥類的地方。
小水鴨是台灣冬季常見的冬候鳥,遠從西伯利亞飛越千里而來,偏好棲息於鹿角溪濕地的草澤區、打鳥埤濕地的密植區、浮洲濕地的水田單元的高莖草叢間,初到時羽色樸素,與秋冬枯黃的高莖植物融為一體以躲避天敵的捕食;12月至翌年1月,雄鳥則換上鮮豔繁殖羽,為求偶增添吸引力。濕地裡另一種常見的雁鴨科鳥類是花嘴鴨,在臺